城镇轶事

当前位置: 城镇轶事 > 乡村轶事 > 文章页

中国社科院: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70%

时间:2025-05-02 08:55来源: 作者:admin 点击: 4 次
中国社科院举办的“城镇化与投资研讨会·2013年《投资蓝皮书》发布会”今日在京举行。蓝皮书指出,“新型城镇化”本质上是城镇化的转型,就是要改变过去大规模造城、粗放的城市化发展模式,把重心从“城”转移到“人”上来。

分享到微信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
 

中国社科院: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70%

人民网 2013-04-24 13:26:00

责编:群硕系统

中国社科院举办的“城镇化与投资研讨会·2013年《投资蓝皮书》发布会”今日在京举行。蓝皮书指出,“新型城镇化”本质上是城镇化的转型,就是要改变过去大规模造城、粗放的城市化发展模式,把重心从“城”转移到“人”上来。

中国社科院举办的“城镇化与投资研讨会·2013年《投资蓝皮书》发布会”今日在京举行。蓝皮书指出,“新型城镇化”本质上是城镇化的转型,就是要改变过去大规模造城、粗放的城市化发展模式,把重心从“城”转移到“人”上来。

投资蓝皮书指出,未来20年是中国城乡变动最剧烈的时期。到203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%,中国总人口将超过15亿人,届时居住在城市和城镇的人口将超过10亿人。也就是说未来20年中国农村的人口将减少1/3以上,将有3亿人由农村移居到城市和城镇。

投资蓝皮书还指出,城镇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,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。实践表明,我国的城镇化率每增加1%,就可拉动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%—2%。随着城镇化战略的不断推进,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,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城市就业、定居,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、居住条件、教育、医疗、养老保障等均会大幅度改善。可见,城镇化能够产生启动经济、扩大内需的效果,未来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。

随着人口拐点的到来,生育率降低,少儿抚养比不断下降,而老年抚养比不断上升,这意味着储蓄率在长期中将处于下降趋势,这将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深远影响,目前以投资为经济主要驱动力的增长方式或将无法持续。为了应对这种情况,政府必须进行财政改革来提高自身掌握经济资源的能力。而财政改革将涉及到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处理,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。

当前我国医疗服务资源相对短缺,未来受到人口老龄化、消费升级和城镇化带来的影响,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将更趋强烈。我国大部分公立医院存在较大的经营管理提升空间,公立医院改革也将成为医改下一步的工作重点。社会投资的参与能够助推医疗体制改革,改善医疗服务供给。同时也有利于投资者完善投资组合,抵御周期波动,提高整体收益水平。(记者 常红)

(责任编辑:)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表情:
用户名: 验证码:
发布者资料
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: 注册时间:2025-05-03 04:05 最后登录:2025-05-03 04:05
栏目列表
推荐内容